國家發改委昨日發布通知,將組織開展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工作,并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對2014年至2015年度再制造產品推廣試點企業資格項目(再制造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進行公開征集。本次公示將具備再制造產品推廣試點企業資格的10家企業名單及再制造產品型號、推廣價格一并公示,公示期從2014年12月16日至23日。
再制造是指機電產品運用高科技進行專業化修復或升級改造,使其恢復到像新品一樣或優于新品的批量化制造過程。在本次公示中,擬確定的再制造產品(再制造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推廣試點企業共有10家,包括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濰柴動力(濰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上海幸福瑞貝德動力總成有限公司、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眾一汽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一汽集團)、玉柴再制造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無錫大豪動力有限公司(一汽集團)、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要求,推廣產品質量應當達到原型新品標準,具備由依法獲得資質認定(CMA)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性能檢測合格報告,產品合格證書中的質保期承諾不低于原型新品;推廣置換價格為產品扣除舊件殘值后的價格,不得超過原型新品的60%,是企業的最高銷售限價。
在日前舉行的再制造產品走進汽配城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發展速度,由此推算,2016年國內民用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按照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與再制造業的發展與比例計算,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業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然而,出于對生產質量的擔憂,很多私家車主對于再制造的汽車部件并不信任。另外,再制造配件的成本一般僅是新品的一半左右,為了防止舊件魚目混珠,損害車主的利益,正規的翻新配件廠商都會打上“再制造”的標簽加以區分?梢坏┦袌霰O管不力,一些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市場的再制造配件就會被汽修廠家冒充新品,按照后者的標準高價賣給車主,令人防不勝防。目前執行的嚴格公示制度,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保護車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