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由中歐協會平行進口汽車分會主辦的平行進口汽車政策解讀暨平行進口汽車全國售后服務保障平臺啟動大會上,記者獲悉,新修訂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已經上報到國務院,即將通過發布。新辦法的實施將進一步推進報廢汽車行業的體制改革。同時,商務部正在積極組織修訂相配套的國家標準。
2001年實施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是針對當時拼裝車泛濫而制定的,實行了汽車報廢行業的準入制度,同時也要求報廢汽車的五大總成作為廢金屬回爐,這樣做并不利于資源的再利用,導致報廢汽車殘值低、回收價格低、回收利用率低的情況。近十幾年的發展,私家車輛迅猛增長,報廢車輛的整體情況遠遠好于2001年,而且拼裝車在各部門的共同打擊下,狀況大為改觀,已基本杜絕。
會上,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巡視員胡劍萍透露,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加快拆解行業管理改革,國務院法制辦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的工作進入最后階段,已上報到國務院。
她說,該辦法具有三大亮點:一是取消了報廢汽車企業的總量控制合理規劃布局的要求,實行先制造后發證的制度。今后再設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時候,要先到工商去注冊,然后按照國家標準去建設報廢拆解企業,之后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組進行驗收,通過之后就頒發經營許可證,就可以依法來經營了。二是允許舊件進入流通領域,開展綠色汽車消費。放開了五大總成的再制造、再利用。允許報廢拆解企業將五大總成銷售給具有再制造、再利用資格的企業,由他們進行再制造之后再銷售給維修企業,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三是廢除報廢機動車的收購價格參照廢舊金屬價格計價的規定,改為市場主體自主協商定價,放開了報廢汽車回收價格參照譜。今后報廢汽車回收可能是一車一價,而不是簡單的現在按照噸位數論價回收。
2017年全國機動車回收數量達到了174.1萬輛,同比下降了3.1%,其中汽車是147.2萬輛,同比下降7.6%。胡劍萍表示,這個下降主要是國家對實施報廢拆解的鼓勵政策推不動。新辦法的實施將有利于汽車拆解業的發展。預計2020年我國報廢汽車拆解量將為1200萬~1700萬輛。當前,得益于產業技術水平、機械化程度、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回用件再使用率達37%。但行業也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管控不嚴、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據業內專家介紹,市場上相當一部分車是好車,拆下來的是原廠零部件,完全能達到繼續使用的標準;厥绽貌皇鞘掌茽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應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以前企業大多是破壞性拆解,現在轉變為拆解、清洗、檢測?芍苯愉N售的,檢驗后銷售;可再制造的零部件,通過加工、裝配、整機測試、包裝、貼碼,然后銷售。建立產業標準體系勢在必行。據悉,回用件分級分類標準化工作導則、管理導則以及涉及具體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器、轉向機、發電機等)的標準都在制定中,新辦法出臺后,市場會立即呈現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