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制造2025》對外發布。規劃提出了建設中國制造強國3個10年的“三步走”戰略,提出堅持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這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意義重大。規劃將給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秘書長謝建軍和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呂靖。
“互聯網+再制造” 建立國際唯一電子商務平臺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的意義如何?將會給行業帶來哪些挑戰?
謝建軍:《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明確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地位,對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同時,規劃的出臺也給行業帶來挑戰,如對再制造企業技術水平、
再制造過程中的技術提升,要求會更高。作為綠色制造的組成部分,再制造企業在清洗、加工等過程中應選擇更加環保和更加低碳的制造工藝,避免二次污染。
呂靖:再制造產業由市場主導,是一個新興產業,循環利用,低碳減排的生產制造業。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對于再制造企業來說,前景非常廣闊。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國制造2025》以“互聯網+”為核心,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這將是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主線。您認為,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如何發展這條主線?
謝建軍:我們目前正在建設“互聯網+再制造”模式,在再制造領域構建電子商務平臺——路邁網,這是再制造互聯網發展的方向。雖然路邁網目前剛剛上線,現在正處于公測和調試階段,但是市場反響很好,行業對其期望很高。這不僅是國內唯一一個專業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也是國際上唯一一個。國外沒有專業的銷售再制造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只有企業自己的門戶網站。
呂靖:就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來說,早在《中國制造2025》出臺之前,就已經獨立開發了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非常便捷地進行管理、查找、搜索各個項目的數據以及狀態進度,從而最大化地實現無紙化辦公。此系統除了客戶端之外,還有web模式,所有分公司、合作伙伴、經銷商、管理員、業務員都可以隨時隨地管控生產、業務狀態。手機終端正在開發中。
此外,供應商、服務商在銷售和推廣再制造產品時如果依靠互聯網的力量,可大大減少廣告投入成本,且宣傳推廣面廣。同時,支付方式的變革也讓再制造產品的銷售變得更加便利起來,比如消費者可在企業的微信平臺瀏覽商品,用支付寶等方式來支付。
與國際還有45%的差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國制造2025》提出,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何差距?您認為如何能夠縮短這些差距?
謝建軍:首先,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再制造產業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再制造業的范圍已經涵蓋發動機及其附件、傳動系統、制動系統等零部件,并已在技術、加工、銷售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體系,汽車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達到80%以上。相比之下,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起步較晚,汽車維修行業一直沿用傳統的修理方式。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深化產業國際合作,加快企業“走出去”。我們鼓勵國內再制造企業,與國外再制造企業加強聯系和合作,國外基礎好,有技術優勢,我們要加強學習,把技術引進來。比如6月份我們組織13家企業、一個園區參加國際上最大的再制造展覽會,交流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其次,目前行業通過各種宣傳,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的認知有了很大進步,但仍和我們的預期效果有很大差距。我們希望在售后市場,再制造產品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目標與國際接軌,但是目前與國際差距還很大。再制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認知度高,市場占有率與新品相比超過50%,我國再制造產品市場占有率還不到5%。
值得期待的是,“以舊換再”提升了再制造產品市場占有率。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公布了享受國家補貼的再制造企業名單和產品目錄。
呂靖:首先,就再制造企業發展看,有很多方面滯后于國際先進水平。首先,從綠色產業的供應鏈來看,包括舊機回收、環保拆解、環保清洗、環保裝配等,目前配套還不完善,再制造的難度大于生產原型全新機。
其次,從《中國制造2025》提及的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材料看,目前在再制造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產品質量可靠性,這些核心零件、材料高度依賴進口。未來,研發新型材料和制造核心部件將是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再次,國內消費觀念逐漸好轉,從了解再制造到接受再制造,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整體上仍然與先進國家的水平相差比較大。目前,國內銷售渠道大部分受限于消費觀念。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的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呂靖:《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但是作為“再制造”的同行——“翻新貨”充斥著汽配市場,目前已經造成眾多消費者的困擾,甚至維修廠、4S店都已經分不清孰真孰假。所以俗稱“翻新貨”打著“再制造”的旗號,擾亂了汽配市場,“翻新貨”的低標準、低成本也給我們真正的再制造產品造成不小的影響。對于這個問題,我建議要嚴厲打擊“翻新貨”,懲處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同時,還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積累!吨袊圃2025》也提到要健全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在再制造行業,80后員工已經是中流砥柱,90后的員工也逐漸進入用人企業,相對來說,年輕的員工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但由于剛剛進入社會,對技術等缺乏經驗,對于鉆研新技術也缺乏沖勁。所以,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無人可用的局面。
人才的培養和積累始終影響著企業發展的進程。針對人才缺乏的問題,現在我們企業和相關?圃盒__成“校企合作——再制造定向班”的協議。大二和大三的大專生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報讀“再制造定向班”,每個學生年均享受企業3000元的學業補助,學生畢業后,即可馬上到崗就職。
此外,《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園區建設問題,在園區發展中可以進行人才統一培訓,疑難零件(如“非國標尺寸”的零件,或很難買到的零件等)統一加工,污水廢氣廢料統一回收,統一處理,從而減少所有再制造參與者的各種成本消耗,最終達到環保節能減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