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濰柴動力(濰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峰
1、2013國際再制造產業(上海)高峰論壇剛剛結束,你覺得這次會議有哪些亮點?
李峰:本次會議層次比較高,聚集了海內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高校、海關等相關人員,還有院士出席。從規模上看,國內再制造企業都有參與。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這個會議闡明了其重要意義。以協會為首的40家企業如何進一步落實推進意見,是這次會議的一個特點。
我們做再制造5年多了,整體感覺過去大家都只是在談論再制造,沒有太多的實際行動。當前雖然再制造產業沒有設立專門的門檻,很多企業也熱衷于這個產業,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表明,再制造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資源是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資源有幾方面:產品的保有量、產品的附加值以及網絡渠道、集團的支持等。這幾個方面是我們濰柴得天獨厚的資源。今年我們公司銷售總量會突破1萬臺,明年的目標是2萬臺。
2、濰柴近年來再制造發動機的銷量比較大,在銷售方面做得很成功。請您談談濰柴在這方面的一些獨到經驗。
李峰:我今天在會上的發言非常簡單,這幾年來再制造的經驗實際上就歸結為那幾個命題,最關鍵就是收得進來,賣得出去。只有市場需求,沒有舊件來源,成本會上升;市場沒有需求,舊件能收得進來,賣不出去,也不行。工廠內部的再制造流程全世界都差不多,再制造企業的關鍵是要具有競爭力,能做到收得進來,賣得出去。
這幾年,我們在再制造業務方面重點抓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市場布局。到目前為止,我們主要處于市場的布局階段,包括商務政策的研究,商務模式的探討等;另一方面是技術研發。我們先后與山東大學、清華大學進行了技術方面的合作,專門針對再制造的特點,開發了一個項目,這對企業技術平臺的搭建非常有利。產學研缺一不可。除了這兩個方面,企業內部管理相對比較簡單。我們依靠著濰柴這棵大樹,現場管理、公司管理、各種制度管理、智能體系的管理并不十分困難,困難的是抓市場、抓基礎。
3、您覺得國內再制造最大的難題是什么,從濰柴的角度分析,應該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李峰:當前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客戶。企業的分銷商、維修站在銷售再制造發動機時反饋最多的是,當你向用戶解釋什么是再制造、有什么好處、有什么優點時,用戶的疑惑是“再制造不就是翻新嗎?”。這就反映了國內用戶對再制造缺乏認識。國內廣大用戶對大修或者翻新這種傳統業務的認識根深蒂固,因此對再制造產品的態度很難有轉變。
今年7月4日,五個部委聯合下發了“以舊換再”的相關文件,這對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具有決定性、引導性作用,對產業進一步的發展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面對客戶缺乏對再制造產品認識的局面,我們覺得要做以下幾個工作:
(1)政策引導。通過商務政策“以舊換再”實施能讓用戶節省成本;
(2)產品質量。這是最關鍵的,企業一定要做到再制造產品不低于新品的質量。濰柴再制造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產品品質做的比較好,而且我們的售后服務絕對不差于新品。在這種情況下,客戶會減少一些抱怨?蛻羧绻麑Ξa品品質產生信心,會帶動周圍的客戶一同使用。然而這個周期比較長,用戶從認知到使用到宣傳再到回頭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我們第一批客戶給我們介紹了新的客戶,或者本身再次購買我們的產品。
當然,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再制造認知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客戶會逐漸接受再制造產品。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推進、媒體的宣傳,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4、您剛才對“以舊換再”的補貼政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那您認為“以舊換再”應該補貼給企業還是用戶,哪個比較好?
李峰:肯定是補貼給用戶好。補貼的對象不管是企業還是用戶,這一政策的實施最終受益的肯定是用戶。這一政策為什么對中國再制造產業影響巨大呢?
前幾年,我們一直在跟有關部門溝通此事,采取“以舊換再”政府補貼的形式給用戶,不是說幾萬塊錢的產品,最終能節省2000塊錢就能吸引客戶購買,更多的是政府導向在起作用。“以舊換再”政策的推行,對我們企業而言,有很大的借力之處。經銷商跟客戶工作時,會制定相關宣傳性材料,包括國家的政策、濰柴的承諾。國家的政策導向通過企業的具體實施,會產生明顯的效用。
5、濰柴當前再制造業務的營利點是什么,具體年利潤是多少?
李峰:盈利是兩個方面的表現,第一是顯性的。今年企業盈利肯定會有幾千萬,相對利潤率大概是10%左右,毛利率在20%-30%左右,絕對利潤率并不是很高。 整個再制造業務鏈不是很完善,還有很多的空白點。將來再制造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新技術的應用成本會逐漸降低。說到顯性利潤,這一方面是企業利潤的定律。我們濰柴并沒有將再制造看作是營利的業務,更多的是通過再制造業務的發展,為過去使用濰柴產品的客戶提供全壽命周期的服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濰柴注重的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更多地看中對普及配套市場能提供多大的幫助,這是我們的一個定律。
第二是隱性的。不說再制造一年能給企業賺多少錢,光是其一年就可以為企業省下很多錢。濰柴每年有幾千臺三包機,以往三包機拆開后進行回爐處理,但現在不但不用回爐,按照一定價值還能賣給再制造公司。濰柴動力秉持的是一種增值的概念,通過再制造公司的業務,又可以進行二次利用,一年估計可以節省一個億。
6、當前有很多企業做發動機“油改氣”的業務,您覺得這樣的業務屬于再制造范疇嗎?
李峰:這是要看情況而定的。要判斷這個業務是否是再制造,要看它是否滿足原先產品的出廠性能。如果發動機進行局部更改,沒有原廠的性能可對比,結構更改了或者狀態改了,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不能夠再制造,就不屬于再制造范疇。
今年我們也做了油改氣的業務,大概600臺。它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它與天然氣發動機性能配置是完全一樣的,一樣的狀態,一樣的系統,一樣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