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以機電產品全壽命周期設計和管理為指導,以實現廢舊機電產品性能提升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準則,以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為手段,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修復和改造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以下兩部分:
(1)再制造加工。主要針對達到物理壽命和經濟壽命而報廢的產品,在失效分析和壽命評估的基礎上,把有剩余壽命的廢舊零部件作為再制造毛坯,采用表面工程等先進技術進行加工,使其性能恢復,甚至超過新品。
(2)過時產品的性能升級。主要針對已達到技術壽命的產品,或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產品,通過技術改造、局部更新,改善產品的技術性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減少環境污染。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特征、地位及作用
再制造以成型零件為毛坯,在不改變形狀和本體材質的情況下恢復尺寸和性能,這就省去了采礦、冶煉、鍛鑄、機械加工等多道工序,回收了新件制造中附加值的70%,零件磨損表面補償的金屬僅是本體材料的1~2%,成本僅是新品的10%,因此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重要特征是再制造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達到或超過原型新品,一般,再制造成本不超過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以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效益顯著。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啟動了汽車新的壽命周期,是汽車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是循環經濟中再利用原則的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