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聯合頒布"關于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第一批)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05]2199號)",確定再制造為四個重點領域之一。
2006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3部委聯合頒布的"汽車回收利用技術政策",明確要求汽車產品的回收利用率指標納入汽車產品市場準入許可管理體系,將汽車生產企業的責任延伸到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領域。
2006年4月,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循環經濟處向國務院遞交了《關于汽車零件再制造產業發展及有關對策措施建議的報告》,曾培炎副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同意以汽車零部件為再制造產業試點,探索經驗,研發技術;同時要考慮定時修訂有關法律法規"。
2006年9月,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主辦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研討會",研討加快推進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2007年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受國家發改委委托,成立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研究"課題組,開展汽車零部件試點研究和配套政策法規研究工作。
2007年9月,曾培炎副總理就組織開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工作進一步做出重要批示:"在試點的同時,抓緊修訂有關法規"。
2007年10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組織申報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07]2536號)"。擬在全國選擇有代表性、具備再制造基礎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或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企業開展再制造試點工作。目前全國已有13個省市40余家企業申報。
200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聯合頒布的"關于組織開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第二批)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07] 3420號)"文件對循環經濟試點(第一批)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并指出:選擇裝備再制造等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相關企業和地方政府開展試點。
預計2008年2月將產生四項成果:《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試點方案?確定再制造試點企業?制定并公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工作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規定了選定試點企業的原則、試點產品的范圍、流通和監管措施等內容。
另外,國內首部《循環經濟法》即將出臺,法案中明確提到有關"機電產品再制造"的相關條目和政策法規!堆h經濟法》作為國內首部倡導再制造的法律法規文件,在推進我國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質的歷史意義,對于發展再制造產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