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國工程院徐濱士院士在西安市召開的“先進制造技術國際會議”上首次在中國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2000年,在徐濱士院士爭取下,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裝甲兵工程學院組建。
近年來,出于循環經濟和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國家對再制造產業日益重視。2008年8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明確了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確立了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并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
首批35家再制造試點企業名錄的通知
國家工信部于2009年發布了首批35家再制造試點企業名錄,2011年1月28日,工信部批復10家單位再制造試點實施方案,其中工程機械行業有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共三家公司。
2016年2月2日,工信部印發《通過驗收的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名單(第一批),工程機械行業有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武漢千里馬工程機械再制造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共六家企業,其中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為示范單位。
2016年2月22日,工信部公布了《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名單(第二批)》的通知,試點單位名單共73家企業和3個再制造產業集聚區,包括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在內的14家工程機械企業,包括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11家內燃機及配件企業,在四川建立一個再制造產業集聚區、安徽建立了兩個再制造產業集聚區的試點通知。試點的時間是從2016年至2018年,估計在今年或明年會公布通過驗收的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名單(第二批)的企業名單。
2017年《再制造產品目錄(第七批)》公示
同樣從工信部的網站了解到,從2011年至2017年,工信部共公布了七批再制造產品目錄,從2011年公布第一批再制造產品目錄中看到工程機械行業的再制造產品目錄均為柳工產品。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趙家榮介紹,2015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產值達到2萬億元,與美國、日本和歐洲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當然這與中國再制造起步晚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