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汽車制造產業發展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在過去的4年中具有全球最高的汽車保有量增速(56%),其中主要的貢獻也來源于我國。
具體來講,我國汽車產業自2000年以來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目前汽車年產量突破1 000萬輛,汽車保有量超過了7 000萬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至2009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7 619萬輛,同年的汽車報廢量達270萬輛,發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再制造產業將成為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僅以2011年全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作為基數,按照再制造產業發展初級水平(5%再制造配件市場占有率),綜合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綜合利潤將超過500億人民幣,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0當我國汽車保有量超越2億輛時,再制造產業將會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
再制造是制造與修復、回收與利用、生產與流通的有機結合。再制造是指直接利用廢舊零部件進行生產,節省原材料,并保留了原產品加工過程的附加值,能最大限度地達到節省資金、節能、節材和環保效果。以汽車發動機再制造為例,再制造與制造新品相比,可實現節約60% 的能源、70% 的原材料,降低成本50% 左右,降低排放80% 以上。再制造產業形成了全新的“資源-產品-廢舊產品-再制造產品”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通過上面的數據分析看出,這樣充分利用資源的產業模式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