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8日,由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規范管理暫行辦法》新策解讀宣貫會在上海臨港滴水湖順利召開。圍繞4月23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規范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上下游領軍企業展開由宏觀到細節的多維解讀。來自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地方政府、國內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報廢車回收拆解、中外整車制造、汽車技術服務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共百余人參加了此次宣貫培訓活動。
活動邀請了國家相關部委領導為參會企業針對對再制造產業以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發展方向進行了戰略布局并提出團結發展的期許;邀請參與“十四五”規劃編寫的中國宏觀經濟、循環經濟領域專家解讀了汽車產業以及再制造產業在循環經濟大格局下的發展重點;并邀請《辦法》的主要編寫、制定者,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認證、技術專家探討新策發布后,行業內部各相關企業的發展前景,為在座的參訓企業布局發展方向。并增加了交流環節、實訓考察等內容。
此次宣貫會邀請論壇總召集人、國家發改委原司長馬榮女士做開幕致辭。馬榮女士表示,十年磨一劍,此次《暫行辦法》的頒布標志著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正在向著規范化、規;、集聚化的方向發展。希望通過論壇這個平臺,凝聚共識,為再制造產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多維資源集聚,加快推動我國再制造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副總召集人,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張偉院長總結行業發展共識,發布論壇助力行業未來發展的5項行動舉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地所研究員黃征學從國家宏觀的角度詳細解讀了“十四五”相關內容,分享了碳達峰新格局下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考。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資環部處長羅恩華講述了“十四五”規劃下循環經濟和再制造產業的發展重點。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為各企業介紹了《暫行辦法》的“前世今生”,并詳細解讀《辦法》內容及后續實施措施與路徑,針對“十四五”規劃下再制造的發展趨勢展開預測。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秘書長謝建軍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分析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企業目前所遇到的困難,并針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企業的經營思路與未來發展策略展開了精華分享。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政策研究室黎宇科主任闡釋了《辦法》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與報廢車拆解產業緊密結合的新發展思路,從報廢機動車的回收拆解與再制造過程中“出售與接收”、“認證與管理”等方面的緊密結合展開解讀,并介紹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的“三包”政策。
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魏敏從專業技術角度詳述了再制造認證的依據、要求與重點關注點,并為再制造企業解答了如何進行認證的問題。
在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中,保險公司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保險公司是舊件回收的重要來源,也是再制造件的重要銷售渠道。平安壹賬通創配總經理張正武表示各財產保險公司要加強與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聯動,實行差異化費率,推動再制造汽車零部件在保險賠付中的應用,并推動行業的多維發展轉變,對消費者與保險公司來說都是利好之舉。
本次活動的初衷是將最權威,最一手的政策資訊與各企業分享,干貨滿滿,政策解讀、應用實踐、規劃發布局資訊清晰,重在交流,為行業各領域企業發展以及戰略規劃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為廣大參會企業帶來飽滿的智慧福利。在提問交流環節中,企業分別提出整車企業如何參與再制造領域助力循環經濟發展、再制造產品標識使用等問題,與專家展開深入討論。
(圖為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軍企業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及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企業代表針對零部件再制造發展及整車企業參與角度進行)
活動期間,50人論壇于17日晚舉辦了“圍爐煮酒——錦持之夜”沙龍活動,為參會企業創造了更加舒適、靈活的交流平臺,針對再制造企業發展的經驗與風險展開了現場討論。通過這一創造性的活動,打破圈層壁壘,提供最真實的企業發展經驗分享,讓與會的企業規避發展風險,堅定再制造信心。
作為宣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8日主會場部分結束后,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組織參會企業參觀了臨港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上海交通大學航空發動機測試平臺/再制造檢測認證中心,并針對再制造領軍企業上海錦持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開展了實地考察。近距離了解最新的再制造技術、檢測技術與產品。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作為循環經濟發展的高級動力,我國再制造技術和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和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再制造領域重要信息交流互動平臺,自成立至今,憑借行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再制造領袖級行業代表參與其中。再制造50人論壇將從多維度,多形式以及更高的格局繼續助力行業發展。
此次宣貫會由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綠色制造與再制造專業委員會、國家綠色制造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再制造技術分委會、上海臨港再制造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錦持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支持舉辦,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秘書處(北京)、張家港宏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普華致誠(北京)國際咨詢顧問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附: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未來行動舉措發布《共識與行動——搭建再制造政企研金合作平臺,深入綠色發展核心目標》
共識與行動——搭建再制造政企研金合作平臺,深入綠色發展核心目標
——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未來行動舉措發布
(5月17日,京津冀再制造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偉)
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再制造領域重要信息交流互動平臺,自成立至今,憑借行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再制造領袖級行業代表參與其中。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再制造50人論壇將繼續助力行業發展:
(一)發起“再制造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組,助力產品進入碳市場交易、企業碳核查”
再制造產品具有良好的節能節材降碳效果,在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全球范圍內上沒有得到權威認可的再制造產品碳足跡評價,我們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委指導下,將率先建立相關研究框架,成為行業的先行者和標準的制定者。(清華蘇州環境院、京津冀再制造研究院共同發起)
(二)助力企業綠色融資
作為典型的綠色低碳產品,再制造完全符合國家綠色產業目錄和綠色金融支持方向,我們對接10家金融投資機構,為創新型、成長型企業提供股權融資對接服務,首期面向具有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公司開展,未來還將聚焦制造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待再制造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后,發起獨立的再制造產業成長基金。(清華蘇州環境院、清泓環創基金共同發起)
(三)建立論壇框架下區域合作伙伴遴選機制
再制造產業已經逐漸形成產業集聚化優勢,我們將聯合產業發展優勢的區域、城市、代表企業展開合作,并助力地方政府在“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制定具有區域化、個性化以及特色化的發展解決方案。建立深度合作機制和產業助力機制。(再制造50人論壇北京秘書處)
(四)完善再制造企業認證體系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規范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將第三方認證作為合規再制造企業的自證方式。認證認可是國際上通行的提高產品質量和組織管理水平,促進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再制造50人論壇將聯合行業骨干單位加強相關工作,助力再制造產品的升級、推進產業升級。為產業發展提供標準支撐。(京津冀再制造研究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
(五)開設產業核心圈層領導力高端特訓系列活動
再制造產業管理鏈條長,不僅是技術問題、制造問題,更是商業模式、發展策略問題。再制造50人論壇將搭建與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國內外高校、金融組織等的深度交流平臺。為企業家提供發展戰略、技術、投融資以及領導力培養方面的高端特訓(線上、線下)。幫助企業決策人準確理解全球經濟、國內宏觀政策、產業升級、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帶一路、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等趨勢。(再制造50人論壇北京秘書處)
希望通過發起5大舉措,與大家一起開創再制造新的發展階段。